理智与偏见

标题虽然是《傲慢与偏见》与《理智与情感》揉合而成,但是内容却与爱情毫不相干。最近一直在研读以色列同事推荐的Daniel Kahneman经典著作,尚未看完,虽然比起看康德要容易多了,但是觉得这是一本很有深度的书。经历了许多年的逻辑训练,虽然我觉得自己比较理性,但该书让我对人类的思考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于是就有了这个标题。当然,这里的理智精确点应该是理性。

Continue reading “理智与偏见”

哲学 VS 科学

博主按:

在这个科学掌控世界的时代,哲学已死。完全彻底地被人抛弃了。哲学到底有存在的意义没?我个人是支持哲学的,当然是广义的哲学。科学当然是朝气蓬勃,但是这并非意味这哲学就当推出历史舞台。我个人极度怀疑科学可以延伸的范围。但是我更支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一切,不管有多大的进步,至少人类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里程。我所怀疑的是科学的进度问题:人类的出现既然不是必然的,那我们的科学可以彪悍到揭开整个宇宙的秘密吗?很多很多的问题归根结底都太超前了,也许只有哲学才可以给人一点希望。 至于在揭示宇宙的秘密这点上,我对哲学自然也没有信心,但是我认为哲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保持清醒和敬畏。下面翻译的这篇对话来自哲学家Julian Baggini和物理学家Lawrence Krauss。翻译地比较仓促,因为比较忙,拖了很多天才完成。

原文地址:http://www.guardian.co.uk/science/2012/sep/09/science-philosophy-debate-julian-

baggini-lawrence-krauss

========================
Continue reading “哲学 VS 科学”

春天来了

我从小喜欢读书. 那个时候家里虽然有两书柜的书, 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所谓的儿童读物: 一半是父亲的农科书籍以及半月谈之流,剩下的一半很多学习用书 — 数理化, 语文, 英语. 一个小角落里堆着的就是我经常翻来覆去看的儿童读物: 一系列连载的童话大王(堂姐家拿回来的), 还有美国童话故事精选, 几本现在看来很幼稚的唐老鸭连环画, 以及那个时候非常畅销的<故事会>.

Continue reading “春天来了”

“纯粹理性批判”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偶尔读读康德(Immanuel Kant)的<纯粹理性批判>, 加上最近又在解答本科生的<逻辑与计算>课程问题时重温了下ZFC集合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再次觉得知识是互通的. 这种感觉虽在我大学的时候就初具雏形, 但直到研究生了才激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将随时想到的东西都记下来(现在我装了twitter). 当然,有些想法可能都缺乏考虑,但是不作为正规的学术文章发表,自己跟自己讨论讨论还是没有问题的.

Continue reading ““纯粹理性批判”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形而上”之上【待续】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周易*系辞上

一虚一实,一个抽象(思维和方法等之谓”道”的东西)一个具体(有形体的”器”),一个宏观一个微观(相对而言). 或许你跟我一样,经常听到别人说”形而上学”, 类似的哲学问题听起来很晦涩, 却也是很有意思的问题,比如学计算机的大概都知道知识工程中十分重要的概念”Ontology”原本是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 Continue reading ““形而上”之上【待续】”

哥德尔的世界

8/21/2007

➴ 哥德尔的世界 1 流浪

希尔伯特的整个数学世界的形式化垮台(尽管我很崇拜希尔伯特,我更敬佩哥德尔),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在整个科学理论界,从哲学到数学,从认知科学到生物科学, 可以说是被“泛滥”地应用了。上次在W3C论坛看到一个讨论关于能否让计算机突破不完备性的限制,有位版主的回答很让我思考了一下,他说不完备性限制的仅 仅是形式系统,如果可以建立形式以外的系统,说不定就成功了。回过头来,从哥德尔的理论产生的年代看起,其实有过不少类似的讨论,只是我以前看的那些皮毛 都是被人家转述过的,怎么也得被中间人添加了些不同的东西。现在按照我闲暇时间的看书进度把我仔细阅读歌德尔的传记而理解的东西记录下来,将来在参考一 下。
Continue reading “哥德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