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偏见

标题虽然是《傲慢与偏见》与《理智与情感》揉合而成,但是内容却与爱情毫不相干。最近一直在研读以色列同事推荐的Daniel Kahneman经典著作,尚未看完,虽然比起看康德要容易多了,但是觉得这是一本很有深度的书。经历了许多年的逻辑训练,虽然我觉得自己比较理性,但该书让我对人类的思考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于是就有了这个标题。当然,这里的理智精确点应该是理性。

从我开始会思考,我就一直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人为什么要活着?人为什么要死去?在别人看来,思考这些就是自找烦恼。我一直就想什么样的学问,什么样的智慧才可以解答它们?差点也因此选择了文科,当然,终究还是迫于就业考虑而走上了技术工人的道路。我想,这也许是因为人的动物本能:人于未知总是充满恐惧。我自然并不关心人类的前途,也不想做仰望星空的人;更实际的,我只是想知道我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最初我觉得这是哲学问题,于是从大学起就开始希望从哲学家那里找到一丝希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我也没看出有什么很让人信服的观点。后来,我开始从量子物理和概率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结果发现到现在也变成了哲学上的问题,基本就是无解。关于人为什么活着,此文的观点比较符合我现阶段的宇宙观,也就是,人的存在即偶然,所以也是不需要目的的。不然会呈现很多烧死脑细胞的问题,比如,如果个体的存在是有目的的,那在平行宇宙中存在的类似个体目的是一致的吗?如果一致,为什么有多个拷贝存在?不一致的话,那这些目的是怎么独立形成的。。。这也是我个人的世界观的变化。以前我都是以逻辑学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必然是按照某些规则在运作,世间一切必须都是有根有据的,等等。可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世间一切是随机的:我们都只是无意中路过这个世界的过客而已。

可是恰恰是这些思考都是人类自身对宇宙的理解,那么人类如何保证通过各种思考得到的解释是正确的?人类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吗?比如,从我自身而言,我对基本上所有问题的看法,生和死,黑洞和平行宇宙,等等,都随着年龄,阅历,所读的书,等等各种额外的信息在变化。也就是说,我的看法总是存在偏见的。

从Kahneman描述的各种心理实验来看,无论谁,只要是人类,都有类似的偏见。那么,在科学研究以及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去尽量减少偏见,而让理性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是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Kahneman在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包括别的心理学家的实验和观点)非常有趣,我在此更新自己的读书笔记,方便随时查阅。

===

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避免偏见的最简单一招就是,在有足够的人的前提下,采用大多数意见。这也是民主的基础。谈到民主,很多人,包括我以前都有一点疑问:民主真是普世价值吗?最简单的一个情形:就同一个问题投票,个体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而且人本性都是自私的,自然都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抉择。这样形成的民主抉择是最合适的吗?从Kahneman的实验可以看出,群众做出的选择经过整合往往是最佳选择,比任何一个个体做出的抉择都要好。既然是群体抉择,这其中自然就包含了个体差异的考虑。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民主适用于任何教育程度,任何种族的群体中。这也在纳什均衡中得到了体现:个体的自私性选择最终却是整个社会的最优化选择。据此看来,编译局的俞可平同志当年轰动海内外的《民主是个好东西》提到“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从科学的角度上分析是站不住脚的思密达。

===

二:“颜值”效果是最常见的偏见

此颜值不仅仅是只狭义的颜值(虽然是现时最流行的意义),而是指广义上的事物的表象。我们看到无数的报告,都说颜值高的人工资水平都整体比较高,成功几率也高,等等。当然,这里我们不能考虑马云等特例。这些都是有心理学基础的。我们的思维方式都是由表及里:看到颜值高的,我们第一印象都相当好,也更倾向于把华丽丽的褒义词都跟这类人联系到以前,即使犯了错,也是值得原谅的;对于颜值低的,大家都基本都是内心深恶痛绝,不犯错则已,犯错就是“丑人多作怪”,被原谅的几率大大降低。

比如中国好声音就在国内开了个好头,专注于颜值以外的东西,才使得很多的新人脱颖而出。再比如,这篇才华四溢的文章《有一只鸡在我面前,我绝对跑不过它》,单看内容,谁会认为凤姐是它的作者?

为什么?因为大脑的思维方式依靠两个系统合作,第一个系统是最省力的,它总是喜欢编造那些不花功夫就可以构造,看似又合理的故事来解释整个宇宙万物。对于一号系统,“高颜值”给它一种安全感和放松感,从而大脑倾向于喜欢这类特性(动物本能,后面会继续提到这两个系统)。所以,从整个社会上看,高颜值绝对是战胜低颜值的。人类的偏见就由此形成,因为社会效应会影响个体,个体进而影响社会,形成一个循环。

在这个问题上,佛家比较公正。《无常经》里有“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佛说,一切都是表象,所以我们看问题得从其他角度出发。最简单的原则是从统计学上去判断一件事件的可能性。颜值高的人不一定工作能力强,颜值低的人也不一定是十恶不赦,诸如此类。

===

三:成功是偶然的

爱迪生的那句名言谁都知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后来网上盛传这个名言后面还有一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再后来又有人求证过,爱迪生没有说后面那句话。于是,大家释然了。成功必须还是靠的勤劳啊。我们不是老说自己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吗,那么按照真理部的格式:成功的人必须是勤劳的。

根据Kahneman的看法,天才实际上靠的就是是百分之一的灵感,也就是运气。所有的成功人士背后都有着极佳的运气。人们对于成功人士的各种总结大多是马后炮。当有人成功后,很多人会竭尽全力去研究那些成功者,总结他们的各种特质,出版各种励志书籍大赚一笔同时可以满足比较失败或失落之人的心理需求,比如羊皮卷成功可以复制之流。事实却是,即使一个人具备所有成功者的全部特质,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

Google是商业史上的奇迹,它的成功一部分是因为布林和佩奇的决策,但是大部分时候靠的是运气。随便的一个事件都有可能让Google变的跟现在不一样。比如Google创立一年后,当时他们本打算以低于一百万的价格出售,但是买家嫌弃太贵,才没有成交。就这样的一个事件,当时哪怕有另外一个买家,Google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了。很多的公司都在兼并公司卖出业务,有的成功,有的破产,并不是因为CEO的水平差距有多大,而是外部事件太多,随机性太大,任何一个事件都有可能改变历史进程。可人们的思维习惯是将一个公司,机构,甚至国家的成功和失败都归咎于某一个人。简而言之,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

四:自制力跟智商成正比

Kahneman提到一些实验里发现小孩的智商越高,那么自制力越强。反过来,也是一样。培养自制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智商。父母可以通过培养小孩对注意力的控制从而短时间内提高小孩的智商测试结果。而且这种智商的提高效果可以维持好几个月哦!

===

五:考试的时候还是紧张比较好

经历过无数次考试的我们都记得爸妈老师在考试前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不要紧张,要放松。当然,这些话有没有效果取决于我们有多听他们的话。可实际上,人在紧张状况下,思考才会更具有逻辑性,我们犯错的可能性更小。

前面提到大脑的思维方式依靠两个系统合作,第一个系统是最省力的。它主要靠编造貌似合理的故事来引导我们做决定。第二号系统是理性的思维系统,注意,考试你需要的是二号系统。要是依靠一号系统,它可是只管联想,不管对错的。可是二号系统需要耗费大量能量,主要是葡萄糖。人类在自然进化中已经优化了自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祭出二号系统的。当我们处于安全而轻松的情形下时,我们的大脑会自然放松,一号系统就会活跃, 只有在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降低一号系统的活跃性,让二号系统有用武之地。

所以,考试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太高兴,不要放轻松。但是同时记住,大量依靠二号系统会消耗太多葡萄糖,所以随时记得补充糖分:巧克力就是很好的选择。

===

六:真理部为啥要控制媒体?

简单的回答是:这样比较容易控制舆论。舆论是怎么形成的?Taleb在《黑天鹅》一书中讲述了人们是如何寻找因果关系的。当有大事发生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为这些大事件找到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原因,这就是一号系统的功劳。一号系统会找到一个最容易解释这些事件的原因,只要合理,我们就会相信着就是真正的原因,即使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这种因果关系。比如,如果我们知道某地有大型化工厂,最近又出现大量癌症病人,我们就很可能相信癌症是污染引起的。因为一号系统会根据我们的经验编造这样的因果关系来解释现象。

Kahneman发现一号系统特别容易受个体的经验所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决定很容易被环境左右:你经过地铁站无意瞟了一眼的广告可能就决定了你想去哪儿吃饭;身边朋友的旅游遭遇很容易影响你对某个地方的看法,即使大多数人都觉得那个地方很不错,而你朋友的遭遇仅仅是特例;飞机失事会让你近期避免飞行而去选择高铁,即使从统计学上看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等等。这一切说明的是,我们的一号系统很容易被环境,比如媒体左右,而且是不知不觉中左右。我们自身还会否定我们的决定是受了这些影响而形成的。一旦我们的想法被媒体左右,我们的看法又会被媒体接收而传播出去,造成更大的影响。所以,控制媒体从这个角度上看也是防止谣言比较有效的方法。

====

七:交易中的质量胜过数量

Kahneman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的一套餐具,先让人估价;然后在原有的物品上再添加一些残次品让人估价,人们对含有残次品的餐具股价大大偏低:虽然很明显后者的价值要高于前者。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对于这种无关要紧的估价只会使用一号系统。一号系统缺乏对逻辑和理性,从而依靠常识进行判断才导致这种情况。当然,如果是消费者购买房屋等昂贵物品,由于人们购买高价物品时会更为慎重,很可能会动用二号系统,从而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这也说明了偏见的危害性: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地夸大单个问题而忽视整体质量。比如八卦。八卦的实质就是人们可以抓住别人的缺点进行无限放大来进行评判。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都会忽略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Kahneman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Why be concerned with gossip? Because it is much easier, as well as far more enjoyable, to identify and label the mistakes of others than to recognize our own.

是的,翻译过来,八卦就是“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

===

八:为什么极度渴求财富的人会更冷漠?

书中有这么一个实验:让人在充满或明或暗的金钱诱惑下进行一些实验。在富于联想的一号系统影响下,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望会导致自身出现一些明显的行为改变。这类人更为独立,他们比没有收到金钱影响的人解答问题更花心思。他们也更喜欢独处,他们不希望跟人合作,对人戒心更重。同时,他们也更为自私:他们会更容易忽略别人的需求。基本上,由于金钱效应,人们更注重个人,不愿意依赖别人或帮助别人。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好人好事都只在网友中存在,实际生活中却越来越少。人的道德水平应该并没有降低,只不过是在实际生活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在经济压力下更为关注自己,而表现得越来越冷漠。

Author: admin

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爱好者 Computer Sci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