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走向何方

2008-07-04

网络的普及算是现代技术的最大成就之一。到2008年3月为止,全球有超过14亿人在上网,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至少一个网民。而且,从 2000-2008年世界上的网民以平均每年290%的速度在增长(可以参考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 /stats.htm),相信在未来数年只要不出现意外这个速度至少会保持下去。网络对于人类社会的改变和发展是无法估量的,说到这里,首先我们要向伟大的Tim Berners-Lee爵士致敬。(BTW 很多网民居然都不知道他是谁,哎,真是应验那句俗语:吃鸡蛋不需要知道下蛋的母鸡是哪只哈)

因特网与我将讨论的web并非同一个概念。可以这么来理解:因特网是连接起来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电脑甲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因特网去连接电脑乙上的服务程序,反之亦然。web可以看作是因特网的一个服务,因为它是共享资源的集合体。重点:WEB描述的对象是资源。我们的社会一天到晚就是为了资源(正所谓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么),因此资源这个概念在人类社会举足轻重,在网络世界中也一样。现阶段的WEB,按照工业界的称呼,已经进入了所谓的Web2.0时代。当然,这是一个称呼而已,对于普通网民而言,这个词语代表的是啥都不重要,因为对于网民来说,最要紧的是:这个网络应该是对所有人(包括那些有生理缺陷导致上网有困难的,譬如盲人朋友们)开发的,并且我们可以将网络承载于任何东西(譬如我们的手机PDA电视冰箱等等)之上。总之,网民们关心的是如何让自己花最少的力气获取最多的资源。这也是符合人类的本性的:正如语言学中的Zipf’s law暗示的那样,人们总是期望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体力和脑力去完成某种活动,即我习惯上喜欢称呼的“懒汉定律”。

这个引子谈论的无非是:web上的资源应当是足够开放足够方便,这样才可以随时随地为人类服务。今天的话题不扯远了,简单谈论下web2.0好了。

web2.0之所以叫2.0,是因为它表示资源的获得比先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它的特点很多很多,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就是:每个网民既是使用者又是生产者。譬如,博客就是2.0的产物,我们每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就发发牢骚,晒晒自己的生活,然后拿着一堆虚拟的荣誉满足自己的虚荣。除了博客,其他的繁多的社交网站(这里指的是基于小世界模型理论建立的social networking网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交”),譬如各种交友网站(facebook之流),譬如我们天天使用的腾讯QQ或者MSN或者 yahoo messenger之流。说到这里,忍不住批评下腾讯,它的垄断程度都超过移动了,甚至有专家为Q币的流通而担忧,因为怕Q币影响咱们的国家货币--人民币!这足见网络的巨大影响力。。。跑题了。还有那些共享资源网站,譬如雅虎的flickr等等也是2.0产物。这些网站共同的特点就是:网民们大量上传资源,然后再分享他人的资源,一句话:自娱自乐。这样的网站多好啊,网站的管理员们不需要准备多少资源,因此它们才闲得没事执行所谓的管理:到处逛逛,看哪个网民不听话就删除Y的资源(譬如说帖子),这要是在web2.0以前,象这些吃闲饭的管理员早回家种地去了。

说到这里貌似我们忘记了最出名的web2.0产品之一:wikipedia(实际上应该叫web1.5),也就是中文说的维基百科。这个网站是我主要的知识来源之一,因为它上面的知识可靠性很高(大多数条目比大英百科全书还要准确,历史再次证明:发展的东东才是准确性高的,拒绝发展的终究被历史淘汰,因此俺们伟大的党和政府也一样,不改革不发展的话就会被人民抛弃滴)又扯远了,越看我越象愤青。。。

说了这么多,都是说的web2.0的成功和好处。显然,下面我们就要来抨击2.0了。正是web2.0让每个网民当家作主了,却也正是web2.0束缚了我们每个网民的活动。饿,补充体力先,批判帖留着以后再写。

上次说到了web2.0的好处,历史的经验证明:凡是新生事物肯定都有不少的缺陷。web2.0让网民当家作主做了网络的主人,网民却开始发现自己的投入太多(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收益却不见得有同样大的增长(从信息的获取上而言),不是么?比如说小新每天上网他先打开新浪博客,写段牢骚,再转战到网易博客,然后把同样的牢骚搬运到MSN space,在此期间他发现baidu的百科有个条目他有能力更新,然后他更新该条目,同时又发现维基百科上的同样的条目也需要更新,于是他再更新这个条目一次。然后,他打开QQ,msn,yahoo messenger,twitter,skype等等跟国内或者国外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人海聊。到目前为止,他实际上就做了3件事情:更新博客,更新网络词典,以及跟人聊天,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使用大量的不同的应用程序达到同样的目的,从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这3样事情。

这样的情形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场景,而是web2.0的一个特点之一:分布式。分布式有好处也有坏处,对于一个通信网络而言,坏处更为显著。为什么哈?这要从Metcalf定律谈起。这个定律说:一个通信网络的价值跟它网络的节点数目n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网络的节点越多,这个网络就越强大。在因特网上,我们每个网民就是这样的节点:对于新浪博客而言,我们新浪的用户就是新浪博客网的节点,用户越多,新浪博客网就越强大,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用新浪,也许有人更喜欢其他的博客网站。这样,新浪的潜在用户就会减少,它的通讯功能自然下降了。这种用户分布的潮流显然是不可以逆转的,但是博客网站越来越多,每个网站拥有的网民用户就相对趋少,这样用户之间的交流自然减少:直接导致网络的性能下降。

再通俗点,假如你没有博客,你会选择哪个网站去注册?难道你会把所有的博客网站都注册一遍么?显然不会,你肯定挑相对最多用户的那个站点注册。可是,当你注册这个网站,却发现你的同学都注册了另外一个网站,于是你又注册那个网站的帐号。没过2天,公司的同事说它们都用第三个网站的博客,你只好再注册一次。好了,现在你已经至少有3个博客了。你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维护所有的博客么?就算你3个博客都用同样的内容,你还得要编辑版式,再进入每个站点去贴一次,这样你的时间不是浪费在毫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上了么?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社交网站上:譬如说我每天都要收到很多我的朋友们让我加入某些个社交网站的邮件,但是我已经拥有了为数不少的此类网站的帐号,再注册根本就没有意义了么。。。还有各种即时通讯的软件:QQ msn等等。用户的上网时间有限,不可能每天开机就先打开10个聊天程序跟别人聊天,也不会登陆20个不同的博客网去更新自己的日志查看别人的回复把???

这就是web2.0最大的一个毛病:它的超级分布性使得网络的价值在下跌。虽然短时间还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专家们已经注意这个问题很久了(大部分都是 W3C的专家们在考虑这些问题),这个问题迟早会让网民们尝到苦头,除非所有的公司都兼并成一个大公司,由这个巨型公司提供所有的网络服务:可惜这个梦到人类灭亡估计都不会实现,这也许就是网络的乌托邦了~

还有其他的办法解决么?当然还是有的。不然,这么的计算机科学家们也太没用了。。。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案,最出名的应该是web3.0了。 web3.0又怎么解决这些的?这里先埋个伏笔:大家如果如果用了新浪博客的搬家工具就可以联想一点。新浪的这个措施也许是它们的商业手段(从别的网站抢客户),但是这也是有改进web的思想在里头:让所有的类似网站之间都可以互相“沟通”。

Author: admin

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爱好者 Computer Scientist